
汤淑红,副教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内科护理教研室主任,一直从事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健康评估的一线教学工作,被评为学院首届教学名师,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质量优秀奖。是学院首届护理名师工作室成员,带领教研室教师被评为院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建设了2017年省级《内科护理》精品资源共享课,2019年院级《健康评估》精品资源共享课。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学院团队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主编、参编出版校本教材6本,参编任教课程教材3本,北医版《内科护理》副主编;个人专著1部;科研主持1项,参与5项;发表论文10余篇。

2004年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近17年,在从教过程中,把满腔热血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用知识与技术武装自身,始终秉承“先做人,再做事”的教育理念,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情感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态,不仅要教学,更要育人。
一、潜心钻研,勤恳教书
工作后,先后承担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功能评估》、《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康复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和《健康评估》的教学工作;药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其他专业的《临床医学概论》的教学工作。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入职当初,由于不是康复专业科班出身,积极参加各种康复培训学习,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培训半年,回校后集中精力钻研康复相关内容,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往往为了上好一堂50分钟的课程,需要备课5-6个小时的时间,不懂得地方查资料、咨询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专家老师,绝不允许自己稀里糊涂的去给学生上课,经过努力,圆满完成了2002-2004级三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现在在各级医院、社区工作的康复治疗技术骨干。
做为一名专任教师,为了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始终要求自己保持学习状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法,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学习,提升自己,2016年参加了(SP)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即CSPC)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SP项目中心合作的中国SP训练师培训班,学习如何培训标准化病人,并将培训所得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将标准化病人相关内容 介绍给大家,培训了学生简易SP。自承担《内科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以来,每学期课时量都在18节/周以上,特别是20年新冠疫情阶段,承担线上教学22节/周的课时,线上线下为同学解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科护理相关问题10000多人次,每学期指导20名自考本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培根铸魂,踏实育人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对今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一名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幸福,更进一步地说,学生们的思想品行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职责就是培养学生,但培养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同等重要,使他们具有优良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后才能少走弯路,受益终生。
课程中不忘思政进课堂,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将《内科护理》中传染病病人的护理这个模块的学习与新冠肺炎疫情结合,讨论相关的专业问题及社会、心理问题,与同学们探讨何为偶像,引导同学们以那些平凡工作岗位的所有“美丽的逆行者”为榜样,让同学们在讨论中更深刻的认识到每个平凡的岗位只要做了对的事情都是伟大的,让同学们感受到在民族危难时刻,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善良,感受到我们政府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所做的努力,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以后才有能力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上课时融入课程思政,下课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014级有一个学生,学习非常优秀,但是在实习医院选拔实习生时遇到了挫折,报了几个心仪的医院,结果都落选了,非常接受不了,觉得很多不如她优秀的同学都选上了,对她打击非常大,一度自我否定,感觉特别迷茫,我利用课间面谈,课后微信聊天等进行沟通开导,分析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的利弊和现阶段护士岗位的工作就业压力,鼓励她利用自己学习的优势,继续深造,最后考上了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本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7年的教育生涯,一直热爱着这份教师的职业,任劳任怨,勤恳教学,践行初心,踏实育人,甘为人梯,乐在其中!


